读书和写作是一体的两面——上半年读书写作总结
作者:惠州水务集团东郡水业有限公司
周聪
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的缘故,有至少两个月可以抽出大量的时间读书,故今年上半年读书、写东西较多,现将上半年读书写作心得作一下简单总结。
上半年完成读书41本(其中微信读书31本,纸质书10本)。自疫情开始至六月底,一有空就读书,或者利用点滴时间(如上厕所、开车)听书,半年突破40本的阅读量!阅读类型除了专业书籍(心理学精神分析类)、文学类(诗歌、小说、散文为主)书籍外,阅读较多的依次是历史、传记、美学、哲学类书籍,还涉猎过自然科学、游记、文艺等类型。今年上半年文学类读得较多的是刘慈欣、王晋康等中国作家为代表的科幻文学,汪曾祺、梁实秋、余华、严歌苓、叶广岑等人的小说、散文、杂记,刘亮程的作品(魔幻现实主义散文、小说,诗歌),以及各类获奖长中短篇小说。哲学、美学、游记、文艺、自然科学类作品读得比较杂,以近代作者的作品居多。
相较于往年,现在开始看评论类作品,如介绍毛泽东同志读书方法、读书类型的书,读各类文学评论文章,看工艺美术评论,珠宝玉器收藏的介绍类文字,杂志报刊类看《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今年阅读面较之以往又有所拓展。另外,今年快速地读完一本长篇玄幻小说《苗疆道事》,花了些精力体验了一把现在流行的文学类型,该作品虽为无稽之谈,却也颇有趣味,想象天马行空、情节天花乱坠,语言也极生动诡谲,不失为一部休闲猎奇类较好的网络小说!读了一套丛书叫《玉道》(想到20多年前高中时期读的矛奖作品《穆斯林的葬礼》,不过《穆》是围绕琢玉、藏玉而发生的长篇小说,《玉道》不是),共五本,分别为《玉之成》、《玉之史》、《玉之美》、《玉之德》、《玉之和》,讲中华民族从上古传说时代到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直到现代的玉器发展史的,该书图文并茂、文笔优美高深、文采斐然,把玉器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超然地位及其演化历史,讲得深入浅出、熠熠生辉,感觉书作者非常非常有学问,而且文笔了得!(摘录部分原文给大家赏析:“玉、生成于巍巍昆仑之巅,游走于蜿蜒于阗河谷,历经沧海桑田,始成玉基;受烈焰焚躯,乃筑玉魄;经万蚀其身,方为玉形。它在文明的源头上闪闪发光, 在神话的情节里默默奉献,在部落的仪式中翩翩起舞,在帝王的腰间锵锵和鸣,在文人的桌案边轻轻诉说。它是大地的舍利,是宇宙赐给人类的精神财富,是全人类的瑰宝。”......“玉,本是石,当先人们赋予了它神性,圣贤们赋予了它道德,再经过匠人的琢磨,变成了载道之器,从而实现了由美石到玉器的转化。在琢刻前后,玉石本身的性质并没有丝毫的改变,改变的是造型和玉性的显露,赋予的是人文的精神和情感。未雕琢,是石,而石中含玉;雕琢后,是玉,而玉本是石。如同我们每个人的心跳、呼吸、生长与衰亡都遵循着自然的大道,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宇宙本来的智慧与德行,如果局限于分离的小我去认知世界,那么人生必然是烦恼和痛苦的,如果觉醒于合一的大我去服务社会,那么人生终将是幸福和圆满的。人需要像琢刻美玉一样对自己的身心进行顺应自然的修为和真我的发现,才能成为有益于天下的圣贤。未觉醒,是人,而人心本圣;觉醒后,是圣,而圣还是人。这就是石与玉对我们人生智慧的启示吧?可谓:石心死,玉心生;人心死,而道心生”......“原始社会的巫玉、商代的征玉、西周的礼玉、东周的德玉、汉代的葬玉、魏晋的食玉、隋唐的金镶玉、宋辽金元的生活玉、明清时期的盛世玉,无不表明玉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是玉之为物的演变,我们称之为玉之史。...玉为祭器,为礼器,为佩,为饰,更与中华文明水乳交融,一脉共生。”)
这样的文笔、这样的见识,再配上印刷精美切题的美玉图片,这套五本的《玉道》丛书,我看得是如痴如醉。自认为,这是今年上半年我读过的最好的一套书,一套可以将其文字咀嚼诵读到齿颊生香的丛书——它的美在视觉,在于其附送的精美插图;它的美在听觉,在于诵读其灿若莲花般优美文字时的节奏感;它的美在精神,在于作者试图通过文字图片传达给大家的精神内核:“玉有九德”......“玉汝于成,不琢不磨而无以成其器”......还有那些我们中华文明当中那些带玉的美好词汇:“亭亭玉立”、“白玉无瑕”、“璞玉浑金”、“金玉良言”、“金声玉振”、“蓝田玉暖”、“紫玉生烟”、“抛砖引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能像玉这样,能赋予我们这个民族那么多弥足珍贵的高尚品德!这就是我能从这样美好的书里学到的道理和文化,以及,那妙笔生花的文字!
要问今年上半年读的书里,谁的作品最让我感觉意外,我想毫不犹豫的回答:刘亮程!这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啊......出生在甘肃,成长在新疆库车一个不知名小县偏远荒寂小村庄的汉族作家,其貌不扬,生活经历也单一得一如其生存环境一般荒凉险恶,这样的作家,却能写出《在新疆》、《一个人的村庄》、《当诗歌忘记我们》,这样狂野又性感,魔幻却现实,感人至深、对人性和生存充满着哲学思考的好作品!刘亮程的文字,好在朴实、好在幽默、好在不哗众取宠,他自己写自己的生活、写荒凉单调的新疆(当然,这只是新疆的一个侧面),好在文字的魔幻性,这应该得益于作者思维的奔逸狂野,对外界形象的抽象臆想能力强悍无匹!读刘亮程的作品,感叹于他对形象勾画的天赋异禀,像看抽象画派的油画一般,他文字描绘出的是一幅幅充满了华丽油彩的怪诞形象!让我等读惯了南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的小清新作品过后,再一口气读完刘亮程重口味的全集,直呼过瘾过瘾,就像刚喝过几碗甜腻清新的桂花糊之后,大啖一盘加红油加辣子加分量的新疆大盘鸡,然后还要再配上满满一份裤带面一样的爽劲!
若问我在刘亮程的作品里学到些什么创作手法,我想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与想象(或者比作为梦境)之间关系在创作层面的自由切换,我在读完刘亮程的所有文集之后写过一段感想文字,可以稍微阐述一下我的心得,具体描述如下:
梦 和 写 作
——我的创作观
每个人都活在别人不知道的梦里!
搞创作的人,其生活经历,就是一部用文字创造自我的过程......
对于我来说,梦想即故乡,梦是我们到达不了的另一种生活。写作对于我,就是在做一个白日梦,梦里,我对生活中那些有或者压根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真切回忆!
梦的隐喻、夸张、跳跃的特性,梦倒叙、插叙、独白的工作过程,都是写作的优质手法。回想梦的经历就是学习文字创作的过程,破译梦便上升到文学研究的领域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好的文学语言就是梦语言了——梦话:它像梦呓一般,说着胡话,突兀的句子,没前没后、自言自语,作者对着人生大梦说话,我们听到的却是他的梦想和荒诞。
梦的语言意义朝着无数方向延伸,主指之外还有无限的旁征,延伸向无限可能的远方,它们梦征着、梦呓着、梦语着、梦魇着......
最好的文学语言就是梦的语言,无数的文学作品证明了这一点,梦呓被无数文学家借鉴发展为超现实的语言叙述方式。而作家干的就是装订这些梦境构图!而谁说这些搞创作的装订者收集着的又不是他的一场人生大梦呢?
梦启迪了文学,文人通过这样的文字又教会了更多的人做着绮丽的梦——那些大家引以为奇的梦、还未来得及或者还不知道怎么说出去的梦......
梦在文学和文字里开心地绽放,用它那特有的方式:隐喻、夸张、跳跃、倒叙......
读新疆作家刘亮程作品的时候,我的思绪特别混沌,醒着的时候朦朦胧胧像已经去到了新疆,眼前看到的尽是新疆的画面,睡梦中却又显得各位清醒,时刻都会被文字里描绘的精彩画面弄得神经衰弱,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分析,就是他的作品,进入了我的潜意识里面,我被他文字描绘的世界弄得似醒非睡,进入了一种朦胧的入定状态......若是一个作家的作品,有这般的魅力,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吧?如上所述,今年读过的纯文学作品里,刘亮程的东西绝对是让我最感意外的!
上半年读的书,印象深刻的,挑其重点就讲这么多吧,读后自然就想提笔写一些东西了。上半年,我动笔的欲望和次数,自然也是强烈和频繁的......
在疫情期间,日常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关注着跟疫情有关的实时动态的,情绪一会儿阴一会儿晴,变化很大,期间,创作了几首诗歌,写了一些反映心情的小文字,其中一首《妈妈,您知道我的感觉吗?》是模拟惠州驰援湖北荆州的一位90后小护士的口吻,以第一人称所见所闻所感,写给她的妈妈的一首诗歌,诗充满了悲悯、孤独、辛酸、焦虑和伤痛的情绪,可以说也是我自己在疫情期间各种情绪的一种复杂的表达吧!后来这首诗歌发表于《芳华》杂志,并获得了该刊“抗疫征文诗歌类”三等奖,这倒是我当时创作的时候没有想到的......
应惠城区作家协会约稿,四月中我创作了一篇中短篇小说《牛武的心事》,以老家大别山区湖北黄冈农村为小说人物活动背景,描绘了90年代一个秋日的早晨,农民牛武送刚考上县一中的儿子赶早班车上学这样一件事,通过人物对话、移步换景,倒叙插叙、景物描画跟心理活动穿插描写等写作手法,描写出了新时代农民牛武遇到的新问题,反映了老一代山里人跟新一代人在思维、理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和代沟,揭示了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迁、人类思想的进化、中国农民的进步!这篇文章被城区作协当做“优秀作品赏析”发布在其网络平台上,获得了五百多的点击量,甚至还有读者的打赏和评论文字,让我初次真切地领略到网络时代文学作品传播的互动性、及时反馈性和无比的新鲜感!
读书和写作是一体的两面,是一种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读写相长,读大量的书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写而后知不足,才有更强烈的阅读需求和动力!整体来说,上半年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通过读各种类型的好书,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书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写作手法,然后通过模仿进行写作,以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艺术表现能力,做到公文写作、文学创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这就是我上半年一直在做的。
以上,是我半年来读书、写作方面的一点感想!